准备起事的几人连个像样的军队也没有,只是光顾报仇雪恨而鲁莽的做出了决定,缺乏理性,天真幼稚。
他们的行为虽然幼稚,可依旧让刘璋心中生出了危机之感。
默不作声的刘璋心中暗自道:
“乱了,时间彻底乱了,再过几年就没有先知先觉的优势了,还要尽早扩大自己的实力才是。”
要问刘璋为何会有这样的感慨,这是因为他已经发现目前这个时代发生的事情已经和记忆中的对不上了。
记忆中王芬发动政变的时间是中平五年的时候,现在刚刚中平四年开春,他们就已经准备行动了。
他这一只穿越千年的蝴蝶带来的效应已经初显成效。
朝会上刘璋没有出声,并不代表这件事情就没有解决的办法。
大将军何进趁机道:
“陛下不必担心,区区黑山黄巾不足为虑,现任冀州牧刘表足以应付,保证河间不会受到贼子的侵扰。”
这可是表现的机会,还能拉拢一下刘表。
何进的这个回答让皇帝放心不少。
不过还是有点缺乏对刘表的信任,因为刘表刚上任没多久,不知道他的能力如何。
正好趁着这个机会看看他的能力,要是不行趁早给他换下去。
听了大将军何进的提议,皇帝点点头,
“大将军所言不错,立即下诏让冀州牧刘表即刻出兵讨伐黑山贼,不能让贼子进犯到河间。”
“臣领旨。”
朝会结束以后,这道诏令便送到了冀州的刘表手中。
得到皇帝命令的刘表不敢怠慢,立即准备出兵攻打黑山黄巾。
双方激战了几场,胜多负少。
这次交战中,让刘表发现了冀州军中的几名优秀将领。
张郃、高览、鞠义三人尤为亮眼,打的黑山黄巾抱头鼠窜,都不敢离开黑山的范围了。
刘表这边猛的发力以后,王芬等人傻眼了。
他们是以黑山黄巾进犯河间为理由请求派兵增援。
刘表倒好,直接给黑山黄巾打的龟缩不出,让他们的算盘落空。
时间一晃已经来到了四月末,留给王芬等人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没办法,最后他们不甘心就此作罢,打算等皇帝巡视的时候冒险一搏。
可他们等到的却不是巡视的皇帝,而是捉拿他们的官兵。
至于原因说来也赶巧。
就在皇帝准备出行的时候,宫中的太史阻止了皇帝。
给出的理由是北方出现赤红色的天象。
太史称北方出现这个异象代表有不祥之兆,有人密谋对皇帝不利。
太史的这个话对皇帝造成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这个年代的人,平民百姓,甚至包括皇帝,都有点迷信的思维。
脑中多少有点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想法。
皇帝一听有人密谋对他不利,大惊失色。
“何人要对朕不利。”
之后又命令张让等人调查这个事情。
宦官们此时也非常生气,因为皇帝出巡正是他们策划的。
他们耗费了无数钱财,为皇帝在河间旧宅修建了华丽的宅院。
皇帝若是不亲眼看到那富丽堂皇的河间旧宅,他们岂不是白忙活了。
于是宦官们开始调北方的这些官员们。
那太史不是要对皇帝不利的人在北方吗,宦官集团首先瞄准了幽州、冀州两地。
准备派出特使前往调查。
这让王芬等人大惊,没等特使到达河间呢,王芬等人直接跑路了。
王芬的异常行为直接引起了宦官的怀疑,怂恿皇帝下诏将它捉拿归案。
王芬这回逃跑的行为,加上之前请求朝廷用兵的行为一下子引起了皇帝的猜忌。
果断下诏给了刘表,让他出动人手将王芬捉拿归案。
刚打了胜仗,意气风发的刘表见到这个诏令的时候是纠结的。
同位党人的一员,刘表是“八及”的一员,王芬是“八厨”的一员,二人可是是有过交集的。
逮捕王芬这件事情他其实不愿意去做。
但皇命难为,皇帝亲自给他下诏了,如果他不照做,他的结果也不比王芬好多少。
权衡了一下利弊,最终刘表下令让鞠义带人去捉拿王芬。
鞠义是凉州人,之前就看不惯王芬,此时有捉拿王芬的机会他应该不会放过,关键的一点是不会手下留情,放跑了王芬。
在党人的交情和前途性命摆在眼前时,刘表也只能面对现实,选择前途性命。
鞠义接到这个命令后大喜,
“府君放心,末将一定生擒王芬那斯。”说罢大步流星的离开了。
面对捉拿王芬,鞠义为何这么高兴呢。
自然是没少收到王芬的奚落。
这个原因自然是书香门第的王芬自以为出身高贵,看不起草莽出身的凉州大汉鞠义。
曾经公开的说过鞠义野蛮。
之前因为王芬是冀州刺史,鞠义只是军中司马,当然敢怒不敢言。
现在则不同,王芬已经是阶下囚,鞠义终于能一雪前耻了。
就在鞠义出发后,王芬等人决定分开逃跑,王芬准备北上幽州,想逃去辽东。
陈逸和襄楷则是准备南下。
王芬也着实倒霉,还没等到幽州就被鞠义的手下抓到。
见到落魄的王芬,鞠义轻蔑的一笑,
“王芬,你没想过有这一天吧。”然后直接给王芬带上枷锁。
“给我带走!”
为了防止王芬自尽,鞠义特意的安排士兵看好他,准备将王芬带到刘表面前。
在鞠义赶路的时候,刘表收到了王芬被抓的消息。
因为不忍心见到王芬的模样,刘表下令让鞠义押送王芬到洛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